外出就餐前,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?当然是先拍照啦。图源:摄图网
除了拍照打卡,不少人会习惯用饭店水壶里的开水把碗筷杯碟都烫一遍“杀菌”,然后才安心用餐。但是,简单地用开水烫一下真的能有效杀除细菌吗?
在常温常压下,水的沸点是100℃。一般来说,沸水会在100°C(212°F)的温度下杀死大部分常见的病原体和细菌。然而,有些细菌的耐热性更强,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才能被彻底灭活。因此,要保证开水本身不含细菌,其条件也是很苛刻的。图源:摄图网
以自来水为水源来说,由于自来水进入千家万户之前本身就经历了科学的净化和杀菌步骤,除了极个别不太常见的孢子和耐热菌可能难以被杀死,烧开水只要煮沸1~3分钟就能灭杀绝大多数的细菌,足以保证饮水的安全。图源:摄图网
遗憾的是,饭店里水壶的开水并不一定是煮沸的,也并不一定持续煮沸了1~3分钟。所以,在开水本身就难以确保不含致病菌的情况下,用它来清洗碗筷恐怕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。
杀菌,杀的是什么菌?
假设水壶里的开水是无菌的,用它来烫碗筷就能杀除细菌吗?我们需要知道所谓的杀菌是要杀掉哪些细菌,以及杀除这些细菌需要哪些条件。大肠杆菌(Escherichia coli)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,可能引发食物中毒。通常在70°C及以上高温下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可以被有效杀死。沙门氏菌(Salmonella)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,会导致肠道感染。与大肠杆菌相似,沙门氏菌也对70°C及以上高温敏感。图源:摄图网
链球菌(Streptococcus)是一种在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中广泛存在的细菌,某些链球菌菌株可能引发喉炎、扁桃体炎等感染,在60°C~70°C高温下加热一段时间可以有效灭活大部分链球菌。霍乱弧菌(Vibrio cholerae)是霍乱的致病菌之一,在50°C 及以上高温下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可以被灭活。金黄色葡萄球菌(Staphylococcus aureus)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,可能引发皮肤感染、食物中毒等,对60°C~70°C的高温敏感,适当加热可以减少其数量。图源:摄图网
不难看出,以上五种常见的致病菌起码需要70℃以上,并且持续加热若干分钟才能起到灭活的效果。如此说来,水壶里的开水需要足够烫,才能保证在与空气和碗筷接触后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持续保持70℃以上。可事实上,即便是100℃的开水在25℃室温下放置3分钟后,最终温度也难以维持在70℃以上。因此,这种杀菌方式显然是不够科学的。
我们用开水烫碗是为了杀除碗筷上携带的细菌。那么如果碗筷上不带细菌,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?事实上,一般的餐饮行业都会采用高温煮沸+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消毒杀菌。高温煮沸的方式不再赘述。紫外线消毒可以杀灭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细菌、病毒和其他微生物,包括常见的大肠杆菌、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,以及诺如病毒、流感病毒、肝炎病毒等病毒。图源:摄图网
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取决于所使用的紫外线波长和照射强度,以及目标微生物的特性。一般来说,紫外线消毒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杀灭细菌和病毒,某些微生物可能对紫外线较为耐受,需要更长时间的照射。所以,在外就餐时,到我们手上的碗筷多半是经过了两道杀菌工序的,基本上可以放心直接使用。
图源:摄图网
看到这里,你可能又会质疑:如果餐饮行业杀菌消毒做得那么规范,为什么有时还会看见碗筷上存留的食物残渣呢?这其实是一种认知误区。
餐具不干净≠没消毒?
一般情况下,餐饮行业的碗筷会经历清洁和杀菌两个步骤,这两个步骤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。碗筷清洁的主要目的是去除食物残渣、污垢、油脂等物质,使餐具恢复到干净的状态。从而可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,防止异味产生,并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。而碗筷杀菌的主要目的是消灭或大幅减少餐具表面的细菌、病毒和其他微生物,从而防止细菌传播、食品中毒等问题。需要注意的是,清洁和杀菌是互补的过程。清洁可以帮助去除表面的污垢,使杀菌更容易进行;而杀菌可以在清洁后进一步确保餐具的卫生。在餐饮环境中,通常会先进行清洁,然后再进行杀菌消毒,以综合保障食品安全和顾客健康。我们有时遇到餐具上有食物残留的情况,往往就是清洁的环节出了纰漏,而并非杀菌做得不够好。虽说用开水烫碗筷的杀菌消毒作用很有限,但是烫碗筷可以把可能没有清洁干净的灰尘和食物残渣再清洁一次。同时也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,毕竟亲自洗的碗筷,用起来更放心嘛!
作者:周爽,2023届上海科技馆科普星人充电站学员
编辑:rain
鸣谢: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 胡志国为本文提供科学指导
题图图源:摄图网
— END —
你的文章也可以登上科技馆官微和官网啦
投稿请戳 tougao@sstm.org.cn